盈彩体育注册(中国)有限公司
盈彩体育注册(中国)有限公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盈彩体育注册(中国)有限公司 河南首部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信阳诞生记

河南首部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信阳诞生记

2024-05-06 05:39:07| 来源: 网络整理

信阳地处豫南大别山区,是我国著名的歌舞之乡。早在2006年,信阳民歌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信阳也是我国近代史中重要的革命老区和红色根据地,留下了大量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信阳丰富而独特的民间音乐资源、先烈们在革命历史中的伟大壮举,不但强力催生着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的创作激情,更是其走向成功的重要文化和精神支撑。

由信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信阳市艺术中心编创打造的河南省首部大型原创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故事取材于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豫南大别山区。以信阳词作者王霁初根据大别山民歌《八段锦》改编而成的原创红色经典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作为特性音乐,以茶乡少女桂花和王霁初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土地革命时期大别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上革命道路的红色历程,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成功塑造了桂花这一敢于反抗旧社会,冲破封建牢笼,追求自由解放,从一个淳朴的山区少女成长为一名坚定的红军战士的艺术形象。

桂花以歌声为武器,用歌声唤醒鼓舞民众,带领乡亲们与敌人顽强斗争,她是千千万万饱受欺凌压迫的大别山区贫苦群众的代表。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集中展现了当时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对继承革命传统,彰显文化软实力,激励当代青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担当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文化繁荣的时代使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作为大型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主创单位的信阳市艺术中心,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信阳市豫剧团,也是信阳市目前唯一的地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和文艺演出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他们编创的本土豫剧《茶乡月明》《桃花夫人》《开漳圣王陈元光》被评为河南省精品剧目,多次参加对外文化交流。《开漳圣王陈元光》还是河南省对台文化交流重点项目,不仅先后赴郑州、杭州、广州、汕头及福建省漳州、云霄、厦门、泉州等地巡演,受邀赴台湾演出13场,而且作为文化部“跨越太平洋”中美文化交流活动项目,赴美国休斯敦市和洛杉矶市演出4场,是河南豫剧在北美地区开展的首次大型整场演出活动。

运用信阳民歌、民间小调为主要音乐元素,以大别山革命历史为背景,创作一部反映信阳历史文化、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创民族歌剧,既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信阳文艺创作的首要任务。正如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的出品人、信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张冬梅所言:“如何通过文艺作品书写红色传奇,讲好中国故事,使青年一代了解历史,让革命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成为我们信阳文化部门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通过歌剧《八月桂花开》的创排,搭建了信阳本土艺术创作的平台,展示了信阳的艺术创作实力,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是一次十分有益的艺术实践。”

时间追溯到2014年。是年5月8日,信阳市召开大型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创作讨论会。省内艺术家汇聚一堂,为选材出谋划策。创作人员听取各方意见,经过几番争论,最终确定以信阳词作者王霁初根据大别山民歌《八段锦》改编而成的原创红色经典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作为特性音乐,以桂花和王霁初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艺术再现土地革命时期,大别山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觉醒并走上革命道路的真实故事,打造一台综合反映河南省艺术创作水平的原创红色民族歌剧。

5月中旬,市文广新局组建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创作团队,主创团队核心人员特别是剧作者和曲作者都是土生土长的大别山信阳人。他们对养育自己的热土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家乡人民用智慧和在劳动生产中创造出的音乐形态和音乐特征早已深深融入他们的血肉和灵魂,联袂合作确保了该剧音乐的民族民间性、故事的真实生动性。

国家二级编剧、剧作者许红,原是信阳市戏剧研究所的专业编剧,现为信阳市图书馆书记,长期从事戏剧创作,先后创作出剧本20多个,其中《铁柱与茶姑》在第四届中国戏剧文学评奖中获优秀奖,《情撼大别山》在河南省黄河戏剧奖剧本评奖中获银奖。在《八月桂花开》的创作中,他查阅了大量文史资料,在拿出初稿的基础上,多次征求意见,数易其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主创团队和演员们进入创作状态后,多次深入商城、新县、罗山等大别山区进行采风,挖掘了大量大别山区与红歌有关的珍贵史实,真实记录了经典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作词、作曲、改编、传唱等鲜为人知的细节。

其间,市文广新局先后七次召开创作研讨会,最终确立第五稿为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的基础文学剧本。

2014年11月,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进入音乐设计阶段。国家一级作曲、曲作者刘宏奎是信阳市群众艺术馆书记、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他以“好懂、好听、有特色、感动人、让人震撼”为创作方向,选取淮河文化、楚文化等豫南特色的音乐元素,将广为流传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作为特性音乐使用,贯穿始终,为剧中人物创作对应的基调音乐。

经过9个月的潜心创作,十多次的研讨座谈,2015年8月底,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音乐创作基本完成。整体音乐形态包含了独唱、合唱、重唱、对唱、咏叹调等,内容丰富、层次鲜明、情感丰沛、故事性强,既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格和地域特色,又拉近了高雅音乐与大众百姓之间的距离。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非常关心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的创作进展情况,不仅多次了解创排的各个环节,而且市政府专门拨付启动资金,确保该剧前期创作的顺利进行。

2015年9月中旬,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剧本入选“中原人文精神系列工程文艺精品工程”。

“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主题好、题材好,信阳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部民族歌剧彰显了信阳之美、崇高之美,为人民存正气,为世界弘美德。”上海国际艺术节副秘书长刘文国观看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后认为,“一个地级市能够创作河南第一部歌剧,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歌剧是音乐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它要集编剧、作曲、表演包括导演,还有舞美、服装、灯光道具等才能形成歌剧,难度很大。信阳能够把《八月桂花开》拿出来,能够演出而且得到积极反响,为你们祝贺点赞!”

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一级作曲家方可杰,也承担了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的音乐编配任务。当时,方可杰正在北京医院照顾女儿,但他二话没说,立即打点行装,一头扎进创作中,整整两个月时间。

在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排练过程中,由于国家一级导演、河南豫剧院艺术总监张平,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桂花的饰演者陈淑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霁初的饰演者孙学翔等艺术家的加入,确保了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的高起点和高品质。张平曾执导过多部优秀戏剧作品,曾先后5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3次荣获文化部“文华导演奖”,在省内外广有影响。而剧中女主角桂花的饰演者、洛阳籍歌唱家陈淑敏更是以戏曲、歌剧两度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而享誉全国,她的丈夫孙学翔饰演男主角王霁初,以其高亢洪亮的嗓音、富有情感的演唱征服了观众。

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是信阳市艺术中心继现代豫剧《茶乡月明》、新编历史剧《桃花夫人》《开漳圣王陈元光》之后高品位、大投入、精制作的又一力作。《八月桂花开》的排演以信阳市艺术中心为班底。据中心主任、歌剧《八月桂花开》统筹杨卫东介绍,该中心实为豫剧团,在职演职员只有30人,演员不到20人。因为演职人员不够,他们采取在全市海选演员的方法,筛选了一批群众文化骨干,又从大专院校借了一批在校学生,组成60余人的演员队伍,经过短时间的舞台表演强化训练,呈现出阵容大、气势恢宏、视觉震撼的演出效果。

怎样在汲取民间音乐精华的基础上,既尊重歌剧艺术的创作规律与表现特征,又保持浓郁的地域特色,打造一部具有时代风采和贴近大众审美的原创民族歌剧?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可以说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的主题音乐,采用了当年诞生于信阳的革命历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的音调,并使之贯穿全剧。为了重现当年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与过程,剧中设置了一场别具特色的重头戏:在温馨的场景中,一号女主角桂花习惯而下意识地哼唱着家乡小调《八段锦》——“小小鲤鱼亚红腮,上江游到下江来……”那清新的民间音调即刻触动了男主角王霁初的创作灵感,在此启发下,他想着新写的歌词,不由自主地唱出——“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歌声由弱渐强、由近至远,由二人的演唱引来众多红军战士的大合唱。一首激情澎湃并迅速唱响大江南北的革命历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就这样诞生了。那亲和又充满自信的旋律所迸发的震撼力,不但唤起了人们的红色记忆,更使该剧的红色主题在响彻云霄的歌声中得以升华。

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除运用一般的歌剧创作技法,还借鉴了中国戏曲音乐板腔体结构的一些板式,在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创作中,创造性地吸取了色彩鲜明、风味浓厚的融淮河文化、楚文化等于一体的信阳民歌的音乐元素,用独唱、重唱、合唱等形式,来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桂花的唱段,体现了她从迷茫义愤反抗成长斗争的转变。在音乐的编配上,一方面注重乐队写作的歌剧化、交响化;另一方面注重音乐风格的民族地域化,使该剧在音乐的强烈戏剧化中得以展现,动情感人,丰富了歌剧的表现力。如《打商城》《送郎当红军》《花轿到门前》《八段锦》等大量曲调悠扬的原生态信阳民歌在剧中得到完美展现。

在舞台处理上,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将歌唱、舞蹈、道白三者融为一体。大幕拉开,主题音乐在幕后响起,桂花在具有豫南民间特色的采茶群舞中上场,随着“歌声随着鸟儿飞,飞过茶山弯弯岭,但愿人间有天堂,歌声甜透穷人心”的优美唱段,用歌唱叙述了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王霁初、白大头等人物在出场时,也通过歌唱进行角色介绍,用道白叙述事件,用舞蹈烘托氛围,特别是在情感变化的转折点或剧情的高潮处,充分发挥表演和音乐曲调上的变化,呈现出强烈的舞台效果。

完全可以说,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在创作、表演、乐器演奏以及声腔处理上很好地把握了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表现出了全新的具有新时代风貌的民族特色。河南豫剧院艺术总监认为:“《八月桂花开》这部戏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全部由本土艺术家组成主创队伍,第一次用豫剧表演团体排演歌剧,第一次将土生土长的信阳民歌与西方交响音乐融为一体,第一次用非专业演员演绎大型歌剧……《八月桂花开》的诞生,是河南舞台艺术创作的重大成果,开创了河南民族歌剧的创作先河。”

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检验和作品的打磨,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必将是河南专业舞台艺术创作一个里程碑式的闪光点,其艺术价值和影响将越来越凸显出来,成为宣传信阳、扩大信阳对外影响力的一张精彩名片,成为信阳乃至全省的一个文化品牌。(压题照片为大型民族歌剧《八月桂花开》11月2日晚在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大宁剧院演出时的舞台剧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转载请注明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盈彩体育注册(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40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