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彩体育注册(中国)有限公司
盈彩体育注册(中国)有限公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盈彩体育注册(中国)有限公司 《胡焕庸人口地理选集》

《胡焕庸人口地理选集》

2024-04-30 11:50:35| 来源: 网络整理

研究人口分布之目的,虽在求取各种自然环境相异各处之人口密度,然普通用以统计人口之单位,则全数属于政治区域,如一国、一省、一县、一乡等。作者年来研究国内各地人口之分布,其利用乡村单位之人口统计,以区辨一县以内人口分布之稀密者,有江苏省之江宁、句容、铜山各县,利用县区单位之人口统计,以区辨一省以内人口之稀密者,有安徽、江苏、广西各省。根据过去经验,深感研究中国人口分布,其最精密之方法,当利用乡镇为单位之人口统计,以求取各县人口之稀密,因人口统计之地域愈小,则根据而作之人口分布地图或密度计算,当愈正确而缜密;其次以县统计为单位,以绘制人口地图,其结果亦远较以整个省区或广大之自然区域为单位,计算其人口密度者为优,因在每个省区或广大之自然区域以内,其自然情况仍极复杂,而各地人口密度,亦大有差异也。

作者过去所作安徽、广西两省人口分布地图,均以县单位之人口统计为根据;惟同时凡县区广大,境内自然环境有不甚相同者,亦颇以主观抉择,区别其疏密,因如此则较完全根据县区单位之统计,在同一县区以内,假定其为平均分布者,其结果当与事实较为相近也。

过去研究我国人口问题,而制有人口分布地图者,有若干人,如克莱西、如薛洪诸氏,其所撰之中国地理,均附有人口地图;中华续办委员会所出版之《中华归主》,除全国人口分布总图以外,并有各省人口分布图,其统计亦以县区为单位,方法尚属精密。惟上述各图,均仅应用“绝对法”或称“点子法”,即以点子代表定量人口,以示其分布之情形,从未有应用“比较法”或称“等级法”,以表示人口之密度者。作者除正搜集各县以乡镇为单位之人口统计,以制作各地之精密人口地图以外,现为表示全国人口分布之概况起见,因先利用县单位之人口统计,以作成一全国人口之分布与密度图,藉此作一全国人口分布之初步研究。

二、人口统计

为欲制作全国人口之分布与密度图起见,事前必先具有全国各县之人口统计。我国户籍行政,肇端虽古,然近代以来,反不若欧美各国,有定期举行之人口普查。因此我国全国人口,究有几何,至今尚无确切之答复,且常引起各方之争辩。如民国十九年(1930年),国际统计协会会议于日本东京,美人韦尔柯克斯以为我国人口,不过三万四千万;而我国代表陈长蘅等则宣称我国现下人口,当为四万六千万。二数之相差,计达一万二千万,约当于美国一国之人口。二氏所提之数字,均凭估计或间接推算而来,因此均无法使对方为之折服。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政府统计全国为四万四千万,宣统二年(1910年)民政部调查为三万三千万,较十年前少去一万一千万,惟同年邮政局估计全国人口约为四万四千万,于此足证当时民政部之报告必有漏列无疑;民国元年(1912年),内务部举行户口统计,其所得之数字,为三万五千七百万,然亦只有二十一省之统计,他如广东、广西、安徽等省区之人口,当时均未列入。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中华续办委员会出版之《中华归主》,其所估计民国七、八年(1918、1919年)间之全国人口为四万五千二百万另,洛克斯佩所作《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即根据其统计;民国十四年(1925年),邮政局估计全国人口为四万八千五百万余,克莱西氏于其所著《中国之地理基础》一书,即利用其统计,以作各自然区人口密度之计算。民国十七年(1928年),内政部举行全国人口调查,发表数字为四万七千四百万,然其中亦仅有十二省之较新调查,其余均系估计数;陈长蘅氏曾据此加以修正,假定民国十七年(1928年)全国人口总数为四万四千一百万余。

近数年来,人口统计之需用,渐为各方所重视,各省县政府,多有自办清查者。内政部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春,曾汇集最近数年间各省、县已有之人口数字,油印发表,惟内容亦仍极残缺,其各县数字均完备者,只得十四省。

作者为此问题,曾费数月之时间,并藉若干同学之助,于各种公报、杂志中,搜取各省、各县之最近人口统计,结果尚属圆满。国内二十八省,各县统计全备者,计得二十三省,内十七省系各省省政府之报告数字,其他山西、河北、陕西、宁夏、新疆、浙江六省,系用内政部报告数;所有此二十三省之统计,除山东一省,系民国十九年(1930年)之统计外,其他均系民国二十年至二十三年(1931-1934年)间所调查;二十三省以外,仅四川一省,无最新之统计;青海与西康两省,则具有一部统计,尚缺一部;贵州省已有最新之人口统计,惟未能取得各县之数字;福建省亦有一部统计,惟县数不全;因此除青海、西康采用一部估计外,四川、贵州、福建三省暂仍采用民国十四年(1925年)邮政估计之数字。

青海人口,据青海省政府调查,系一百万另,内已设县治之十四县人口,计八十万;其他果洛族二十万,惟西南部藏族居民,或尚有遗漏,兹假定其为三十万,则全省计一百三十万另。

西康省人口,袛有十四县之统计,计十五万另,此系西康考察专员冯云仙女士入康调查后所呈报之数字;其他二十县人口,未据呈报,究有几何,绝无调查;任乃强君估计全省人口为七十九万,而梅心如君则估计达三百八十万之多,陈长蘅君估计为五十二万。兹从少估计,且以现有十四县作比例,假定每县平均一万,则其他二十县计二十万,全省合计为三十五万另。

四川省之人口,近数年来绝少统计,民国元年(1912年),统计全省人口为四千八百万,民国五年(1916年)为五千万;兹据十四年(1925年)邮政调查,计五千二百万,此乃现有最近之数字也。

贵州人口,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该省办理保甲后报告数为六百九十万另,其各县数字,一部见该省所刊之《贵州自治月刊》,一部见内政部二十四年(1935年)报告,惟均不全,无法采用;民国十四年(1925年)之邮政调查,贵州全省人口计一千一百二十万,较省政府报告相差达四百余万之多,又依民元(1912年)统计,贵州人口计九百万。该省人口究有几何,须待来日加以订正。

福建省之人口,据民国十四年(1925年)之邮政调查,为一千四百万;民国十七年(1928年)内政部之调查,四十七县二市之人口,计七百二十万,惟缺其他十七县之统计;民国二十年(1931年),该省民政厅估计全省人口九百十万,惟缺七县之统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生计处统计局向福建省政府之调查,全省为九百八十万,各县县数虽全,惟均系估计之约数;民元(1912年)统计,福建人口,曾达一千五百八十余万,现有人口究有几何,殊属无法决断,兹姑采用民国十四年(1925年)之邮政调查,其数或嫌过高,容待日后再行订正。

江西省系采用民国二十年(1931年)江西省政府经济委员会编制之各县数字,见《江西经济旬刊》1卷17期,该刊并附有二十二年(1933年)各县编组保甲后之报告数,惟县数不全;江西一省,年来频经兵燹,现下人口,必较数年前为减少无疑,正确数字,亦待将来校正。

察、绥人口报告,俱限于已设县或设治局之区域,惟盟旗境内,尚有汉、蒙人为数亦不少,兹据马鹤天君估计数,假定内蒙盟旗人口总数为三十五万。

西藏人口几何,素鲜调查,西人估计,又往往以西藏、青海并计于西藏之内,故不足凭信。兹从少估计,假定今西藏境内人口为八十万,惟确数有几何,亦待来日加以订正。

我国现有行政区划,除二十八省及蒙古、西藏两地方以外,尚有南京、上海、青岛、西京、北平五直辖市(其他普通市或实验县均隶属于省区以内,又天津直辖市现正在改制中)及威海卫与东省两特别行政区;又广州湾、九龙、旅大、金州各租借地,以及上海、天津等租界,亦均为我国之疆土,惟地方行政权暂时因受条约束缚,略受限制而已,过去统计全国人口者,对此等地均放弃不计,实属非是,此次一并加入计算,惟较小之租界人口过少者,暂未列入,现所列入者,仅上海、汉口、天津三处。

根据此次统计,我国全国人口为四万五千八百万。民国十七年(1928年),内政部统计全国人口计四万七千四百万,又陈长蘅氏曾将十七年之内政部统计,加以修正,定其数为四万四千一百万;内政部之统计,有报告之省份仅十二省,其余均用估计,陈君对于缺乏统计之省份,利用宣统年间(1909-1911年)之统计为基础,依平均增殖率加以修正,实际亦难正确。此次统计,则除西藏全部,及西康、青海一部,系用主观估计外,其余均据各省县之报告,堪称近年全国人口比较最完备之统计。至于此各省、县报告之中,一部亦仍由估计而来,因此仍难免有不尽不实之处,是则非待全国均有精密详尽之人口普查以后,不能得其实情矣。

三、人口分布

此次所搜集之人口统计,均以县区为单位,根据而作之人口图,计有二纸:一分布图,二密度图。分布图以每点代表二万人,此在人口稠密之区,其代表数尚嫌过少,因此多有互相重叠之处;惟在人口稀少之区,则代表数殊嫌过大,如在蒙古、新疆、西藏各地,绝少有二万人密集于一处者。

密度图计分八级,其最高级每方公里在四百人以上,惟实则第一级之区域,其人口密度,竟有在六百左右者,如长江三角洲、之江喇叭口与成都平原各部均是;此等区域,即使除去一部份之都市居民,其人口密度,亦在五百左右,此可为纯粹稻作平原密度之代表。作者利用更精密之方法,研究江苏江宁之人口,发现秦淮河谷稻作区域,其每方公里之密度,亦在五百左右。

自第一级降至第二级,每方公里之人口数,相差颇远,河北平原与豫东、鲁西之黄河冲积平原,其人口密度约在三百左右。此区与长江三角洲虽同系冲积平原,惟北方气候干燥,普遍作物,以旱粮为主,田亩产量不若南方之丰,因而生活于斯之人口,遂亦较南方稻作平原为稀。作者利用较精密之方法,研究江苏铜山县之人口密度,发现栽植旱粮之平原地带,其人口密度每方公里亦在三百左右,与全部华北平原所得之结果相同。第二级之人口,亦有属于南方之稻作河谷者,如长江中游与四川盆地内各河流域均是。

第三级代表自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之密度,局部平原或兼有丘陵式之区域属之。最著者如长江沿岸、赣江沿岸、湘江沿岸、汉水沿岸、渭水沿岸、汾水沿岸、西江沿岸各地均属之。淮河流域,虽属于平原地形,然与黄河下游之情形殊不同,其地系侵蚀平原,而非冲积平原,土层浅而较瘠,又因淮水失治之故,时有泛滥之患,因而与北部平原虽同属于旱粮区域,然而人口密度,较之北方,颇见逊色,普遍在二百左右,其尤低者乃在一百至一百五十之间。

第四级密度在一百至一百五十之间,此在南方已属于丘陵地带,如两广之间、赣湘之间、浙皖之间、豫鄂之间、以及四川盆地内各丘陵地均是;惟在北方,则松辽平原之人口,亦适与此相当,松辽平原气候寒冷,月平均温度在冰点下者达五个月以上,冬季作物几已绝迹,田亩年仅一熟,因此人口殊稀,较之河北平原以南之冬麦区与江南之稻作区,其人口密度之相差,固不可以道里计矣;草原带之桑乾河流域,亦属春麦带,其密度与松辽平原同。

第五级之人口密度,每方公里在五十至一百之间,长江流域以南诸山地均属之,东起浙江之天台,西迄云南高原之东边,旧所称为南岭山脉各地均属之;其在北方,则有泰山山地、晋豫间之黄河河谷、以及黄河河口之含碱三角洲等地,其密度均属于第五级。

第六第七级之人口,每方公里在五十人以下,多限于较高之山地与高原,如云南、如贵州、如广西、如福建、如陕西、如陕西、如秦岭山地、如大巴山地、如千山、长白,以及热河、察哈尔之南部均属之。

第八级之人口,每方公里在一人以下,其分布之区域,甚为辽阔,西藏高原连西康、青海在内,蒙古高原以及新疆均属之。

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今爱辉),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之面积,计四百万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三十六;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六十四。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四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此西北半壁以内,其人口密度,多半在一人以下;其在一人以上者,惟西藏之雅鲁藏布江流域、新疆西南部、天山南北、与蒙古库伦附近各地,大都散布于荒漠之间;甘肃、宁夏为东南人口密集区向西特延之处,其最西点达于甘州、肃州之间;河套之北,人口分布,约成一带状,自绥远西延,至于河套之西,继折南下,沿贺兰山之东南,以接于甘肃;河套以西,为鄂尔多斯沙地,人口绝极少,河套以北,则为蒙古戈壁之南境矣。

今试以中国地形图、雨量图、与人口图作一比较,则三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之关系,所有人口稀少之西北半壁俱属于高原,如蒙古、新疆多数为一千公尺以上之高原,其在一千公尺以下者,则多为极干燥之沙漠,西藏、西康、青海之高原,则其高度俱在三千公尺以上,其尤高者,在五千公尺以上;东南半壁则除云贵高原以外鲜有一千公尺以上之高地,东南半壁雨量最富者,达二千公厘,最少者亦在五百公厘以上,惟在西北半壁则雨量多在五百公厘以下,其尤干燥者,乃在二百五十公厘以下,盖多为沙漠或半沙漠之区域矣。

此东南、西北两人口区域之分垒,与全国种族之分布,亦殊相合,东南半壁主要为汉族分布之区,惟西南山地,有少数民族杂居其间;西北半壁则汉人殊少,除“甘肃孔道”(即河西走廊)及新疆境内有少数汉人以外,其余均为满、蒙、回、藏各族所分布。此区以内,面积虽广,人口则少,境内各地,盖大部为不毛之沙漠,与积雪之寒漠,仅极少数之水草地,可供畜牧或耕种之用。

东南半壁之人口,其分布亦殊不一致,人口集中之地,仅限于少数区域,兹约举之如下:

1.长江三角洲与之江喇叭口 人口平均密度,介于四百至五百之间,两地人口总数,约计达二千五百万左右(江苏江南自镇江以下约一千二百万,江北沿江自江都以东约五百万,浙江杭州湾两岸约八百万),是为全国人口最密之区。

2.北部平原 北起河北平原,南经鲁西、豫东以迄江苏之徐属,安徽之颍属,其人口平均密度约在三百左右,全区人口总数,约计共七千万,是为全国人口最多之区。

3.四川盆地 位于四川中部,其四周地形,俱在一千公尺以上,中部盆地,则俱在一千公尺以下。盆地以内,人口总数约四千万,各地密度颇不一致,最密者如成都平原,每方公里达六百左右,与长江三角洲人口最密各县,不相上下;其次各河河谷附近,人口密度在三百左右;盆地内之丘陵地带,则在一百至一百五十之间,此为内地各省人口最多之区。

4.东南沿海各河三角洲 北起浙江三门湾,南迄广东珠江口,其间地形西高东下,河流短促而陡峻,惟河口三角洲,有极肥沃之平原,虽其面积不大,惟人口极密;浙、闽、粤三省内地,人口密度大多在五十至一百之间,福建西部,竟有低达五十人以下者,惟诸河河口小三角洲,则其密度多在四百以上,惟皆零星散布,不相连续耳。

5.局部河谷平原 如长江中流以及汉水、湘水、赣水、之江、西江、渭河、汾河各局部平原,其人口密度约在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之间,长江中流有高达三百左右者,惟面积并不过广。

东南半壁除上述各地以外,人口俱极稀少,如东北之松辽平原与南方之丘陵地,其人口密度俱在一百至一百五十之间;南岭各山地,人口多在五十至一百之间(此区如作更精密之研究,则当分别为河谷地带与纯粹山地,前者之人口应较后者为密),云南高原、山陕黄土高原、阴山南坡以及东北之嫩江平原与吉东山地等其密度更多在二十五人以下,是为东南半壁人口最稀之区。

读者试参阅本文所附人口密度图,则于我国人口分布不匀之情形,不难一目了然,可以不劳辞费矣。

四、结论

我国人口分布概况,以及各地密度大小,约如上述,兹为明了我国人口是否过剩起见,试与世界各地略作比较如下:

欧洲全境,其面积与我国略等,计有一千一百四十万方公里,境内无大高原,亦无沙漠,其总人口五万一千万,全洲人口平均密度每方公里四十四人强。今我国全境面积一千一百十万方公里,总人口四万五千八百万,全国人口平均密度每方公里四十一人强,较欧洲仅少三人;我国如除去西北半壁之大高原、大沙漠,仅以东南半壁与欧洲相较,则东南半壁之面积四百万方公里,人口四万四千万,平均密度一百十人,计高于欧洲平均密度数二倍又半。

美国面积计七百八十万方公里,约当我国总面积之四分之三,其人口总数仅一万二千四百万,平均密度每方公里十六人,我全国平均之人口密度,计大于美国二倍半,东南半壁之人口密度,计大于美国达七倍之多。

我国西北半壁之情形,约略与澳洲相当,澳洲虽无类似西藏之高原,然境内除东、北、南三面沿海各地外,内地之气候,殊为乾燥,年平均雨量多数在五百公厘以下,与我蒙古、新疆之气候略同;澳洲面积七百七十万方公里,较我国西北半壁约大十分之一,惟其人口总数不过六百五十万,仅当我国西北半壁人口总数之三分之一。

论世界人口最密之区,通常多以比利时与英格兰为例。比利时人口密度每方公里仅二百七十人,我国江苏江南其面积与比利时相当,然其人口密度竟达每方公里五百三十三人,较密于比利时几达一倍之多;英格兰与威尔士平均密度,每方公里亦仅有二百六十六人,与比利时相仿佛,亦仅当我江南人口密度之半数;我国江南各省,除上海、无锡少数都市以外,居民固大都以农为业。彼比、英两国,乃世界有名之矿工区域,由此足见我国深耕式之稻作区域,其人口密度,较之矿工商区之比、英诸国为尤高矣。

以吾国人口稠密之江苏江南,与西欧人口最密之比、英两国相较既若此;以吾国人口较稀之西北半壁与性质相当之澳洲相较又若彼。而或者犹谓吾国人口不如某国、某地之稠密者,吾决不信矣!

根据目前吾国人口分布之情形,在吾国境以内,是否尚有大量移居之可能,抑或吾国现有人口,是否尚有重行分配之必要,此为当今急待解答之问题。多数不明地理事实之言论家,往往以为我国东南人口虽密,然西北各省,地广人稀,大有移殖开发之可能,不知此乃似是而实非也。今西北各地,其现有相当人口之区域,如渭河流域、如河套附近、如宁夏东南、如甘肃中部、以及新疆各地,均属局部之平原或盆地,面积异常狭小,又加气候干燥,仅赖高山之雪水,人工之河渠,以及极深之水井等,聊资灌溉,勉有生产,然即此现有少数之居民,又复灾害频仍,饥荒时见,其现有之生活,尚且难以维持,此虽人事容有未尽,抑亦天工必然之限,此等处所,将来虽欲利用人力,再加经营,然其所能容纳之居民,至多亦不过数百万乃至千万而已,与全国总人口相比,固十分渺小之数字也。

我国过去,因图学不精,地理缺乏科学的研究,因此一般国民只知我国疆域之大,极少知其地形之为高为低,与雨量之为多为少者,至于某地生产能否开发,某处人口能否增加,更为一般人所茫然。依翁文灏先生之计算,我国全境,其适于人生之平原区域,高度在五百公尺以下者,只不过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十五,其在一千公尺以上之高地,竟占全国面积之百分之六十八;依作者估计,吾国雨量不足五百公厘之区域,其面积亦约当全国面积之百分之六十左右,易言之,即与上文所称西北半壁之范围约相当;此高原而又干燥之西北半壁,决不能开发之使与东南半壁同其繁盛。再退一步言,即在此东南半壁之范围以内,其介于五百公尺至一千公尺间之丘陵山地,已足使其人口密度,降至极低限度,读者如披阅我国地形图,同时参照人口图,而承认惟二百公尺以下之平原地面,是为最适人居之处(少数内陆盆地除外),即不能不叹我国平原面积之过于缺少,且此等平原,多数已为人口密集之区,除此以外,欲求再有容纳大量移民之所,殊属不可多见也。

今试就国境以内,加以检讨,其犹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量相当充分,而人口亦比较稀少者,殆惟东北北部嫩江流域一带之地,此区现有人口密度,每方公里尚在二十五人以下,将来如开发使之与辽河流域相当,至少尚可容纳居民一、二千万,是为国内惟一可供移民之区;惜自暴日入侵以后,继有伪满之独立,其地处与他人治下者,迄今已三、四年,强邻侵略,日进不已,白山黑水,不知何日方能重返故国,以供我华夏民族之移殖经营矣。

本文可以从以下几点阅读思考:

1.对流行的言论的态度;

2.地图对于认识问题的重要意义;

3.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体现;

4.地理研究的联系与比较方法。

附:

华东师大纪念胡焕庸线80周年视频

(温馨提示:请在WiFi条件下观看)

来源:《地理学报》1935年2卷2期(本文誊录者:赵贺男,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编辑 / 胡方霞 审核 / 肖紫寒 胡方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转载请注明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盈彩体育注册(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6040606号-1